摄影后期中的图像合成
直今我都没有弄清楚“摄影”到底是什么。以我目前的想法,摄影是技术性很强的认知工具。它既可以“见证现象”,又可以“阐述观点”。但是,这两点似 乎很难同时出现在同一幅“作品”中,即便是有,也多为牵强。所以,我一直游曳在影像表现的两个极端——“极度现实”和“极致幻想”。
我不敢引用别人的“作品”加以评述,所以本文所用的“拼凑”之作均出自鄙人愚笨之手。像这样的东西,我是不会把它们叫做“照片”的,所以就恬不 知耻地将它们归到“作品”一类。毕竟,“照片”是“摄影”的直接产物,比“作品”听起来要亲切得多。“拼凑”一词用在摄影上多少带有一些贬意,为了能够站 在中立角度分析摄影中的“拼凑”事件,我决定在以下的论述中使用术语性更强一些的中性词——“合成”来代替“拼凑”。
使用自己的“作品”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对于自己合成的“作品”,只有自己最清楚为什么这么做。我希望把自己使用这种技法时的心态描述出来,通 过心态的描述将“合成”技法的应用进行分类。如果你对这种分类方法感兴趣的话,也可以套用在自己的或其他人的类似作品上,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。
与拍摄时的“多重曝光”不同,“合成”是指在暗房中利用两张或两张以上底片(电子暗房中也可称为“照片”)叠印、拼接,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必要的 控制,产生出新的影像。我将“合成”技法的应用分成3类,分别是:
1、弥补照片上的缺陷;
2、营造不是现场的现场环境;
3、通过不同素材的组合,使原来的影像之间产生新的关联,赋予影像新的含义。
可以说以上三种中无论哪一种应用,用得好,就可以产生价值;用得不好,制造出来的便是垃圾。
弥补照片上的缺陷
去年7月,我去北戴河度周末。临回家的那天,凌晨4点钟,我就跑到海边等待日出。太阳跃出水面的时侯,我不停地按着快门。当一个人非常专注的时 侯,往往会对身边存在的其他事物视而不见。事实也是如此,面对升起的太阳按下快门的时侯,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等到冷静下来,重新翻看这些照片时,我 非常失望。这是些拿着照相机就可以拍摄的照片,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和思想(图1-A)。更不能让我容忍的是:在大部分照片中,海平面将画面齐刷刷分成 大小相等的两个部分。于是,我在其他角度拍摄的照片中找来两块大石头,“叠印”在画面的右侧,将海平面拦断,以弥补构图上的不足(图1-B)。然而,无论 怎么做都不能使我摆脱失望的阴影,对于我来讲,这样的“作品”就是“垃圾”。值得肯定的只有一件事:我做了一次“叠印”练习。
图1-A:按下快门的时侯,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结果照片上没有情感和思想,而且在构图上出现了失误。
图1-B:通过叠印,多少弥补了构图上的缺陷,但并没有使我摆脱失望
这样的失误,最容易出现在初学者的照片中,多是因为拍摄前没有思考,或者没有预感到影像。数码技术使得影像合成变得简单、精确,但是,不应该将 它用在弥补构图失误上。构图,是在大脑和取景器中进行的,不是在电脑的显示器上。
另一种弥补类型,使得“合成”技术在修复照片残缺部分得以发挥作用。这类因为自然或人为造成的影像残缺(如年代久远的照片),可能会大量应用的 “合成”、“复制”技术。因为保存不善,造成照片中房屋上一部分瓦的影像脱落,这时候,我们可以把相似的瓦片儿叠印在残缺部分,修复这张照片。“影像合 成”的这种应用,无可厚非。
营造不是现场的现场环境
将照片的背景改成天安门,就好象是在天安门拍的(其实不是);把某个人的头颅嫁接到另一个人身上,获取滑稽、幽默的效果;在空白的天空中加几朵 云彩等等,这些属于合成应用中的“营造不是现场的现场环境”。有些影楼在拍摄人像时也经常用到这一技法。
2002年8月,我行经101国道,看到路边有一大块儿山石,酷似在某一竞速类游戏中看到的。于是我把它拍了下来(图2-A)。为了获取游戏中 的效果,我找来去北戴河时拍的云,替换掉了原来灰蒙蒙的天空,并在色彩上做了调整(图2-B)。这幅“作品”对我来讲,也不过是一次练习罢了,除此之外, 恐怕没有其他意义了。我替换了现场环境(天空),调整了色彩,目的是达到电脑游戏中的视觉效果。
图2-A:我所看到的石头,但脑子里却浮现出另一种景象。
图2-B:通过替换天空、调整色彩获得电脑游戏中的视觉效果。
在商业上,这样的应用多见于广告;在电影中,则多见于特技效果。这一类应用无所谓有没有意义,好与坏完全取决于“视觉效果”。
这一类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(3类应用之中),也最容易混淆视听。这类应用不断地填塞着我们的视野,刺激变成了麻木,很多时候不太容 易将它与第三类应用(赋予影像新的含义)区分开来。从逻辑学角度将,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像组合在一起,一定会产生新的含义;同时,第三类应用也非常注重视 觉效果。
那么,怎样来区分两类应用呢?
赋予影像新的含义
从制作者的心态出发,是我们区分这两类应用的唯一标准。也就是说,出于什么目的运用“合成技法”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影像组织在一起。第二类应用更 加关注“视觉效果”,而第三类应用却把重点放它在所产生的、新的含义上,即,是否阐述了一个观点、一个概念、一个故事、一个道理,或者困惑。这时候,影像 已经超越了画面,进入思维领域,以其本身所残留的特质引发思考。这可能就是摄影意义的“创意”。
这是我近期才领会到的一类应用。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:几乎每一条铁轨的尽头附近都有一个“停止”标志,或是水泥基石、或是木头底坐,上面立了一 块牌子,正面漆成红色,告诉火车司机——这里已是铁轨的尽头。直到最近,当我把标志和铁轨从它们所在的环境中分离出来的时候,我发现了故事,一系列关于 “被设定的道路和终点”的故事。
人生的旅程似乎是已经被设计好的,我们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,方向却很明确(不管你是否怀疑过)。在旅途中,无论向哪一个方向望去,都是扑朔迷离 的。有时候你能很清晰的看到窗外的景物,转瞬间,一切又变得模糊,即便是回首遥望身后这条已经走过的路也是如此。
于是我想到了云:一种聚散离合、飘忽不定、变换无常的物质,一种从喜悦到恐惧、从柔美到凄厉无所不显的物质。
我把两张云的照片和一张带有“停止符”的铁轨照片重叠在一起,形成了新的影像,命名为《终点》(图3)。这一类影像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梦中,但 目前(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)不会出现在现实中。我用它来阐述一对相关联的概念——“路”和“终点”。至于是不是在讲述一段故事,我想,不同的人会在这幅 “作品”中发现不同的故事,把想象和思考留给观赏它的人吧!
图3:赋予影像新的含义,是要把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留给观赏它的人。
我认为这样的应用才是“赋予影像新的含义”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影像的含义不是作者所赋予的,而是观赏者所赋予的,从而区别于第二类应用。
文章的开头我提到“一直游曳在影像表现的两个极端——‘极度现实’和‘极致幻想’”,也许这种提法并不准确,应该改为“一直游曳在影像表现的两 个极端——‘现实’和‘梦境’”。
最后,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幅新作,标题是《过去和将来》(图4)。